栏目分类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6:33 点击次数:161
谭进德这个人啊,挺有故事的。他平日里行事低调,但为人处世却深得人心。谭进德对待工作总是认真负责,不管大事小事,他都会尽心尽力去完成,从不马虎。在同事和朋友眼里,他是个值得信赖的好伙伴。每当有人遇到困难,谭进德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,给予帮助和支持。他的热心肠和乐于助人的品质,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喜爱。谭进德也是个不断学习进取的人。他深知自己的不足,所以总是虚心向他人请教,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。他的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,也激励着周围的人不断追求进步。总的来说,谭进德就是个实实在在、靠谱的人。他的为人处世和工作态度,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。
我活了72岁,以前老觉得,只要盼着儿子有出息,女儿变优秀,等他们成功了,我就能享到更多福,靠他们过上好日子。
但自从前年生了一场大病,我突然明白过来,那些特别有出息的孩子,可能并不是我们心里真正指望的那种。到了老年,真正能靠得上的,常常是那些看起来没那么出息的孩子。
我叫谭进德,今年72岁了,是个已经退休的矿场老工人。
我有三个娃,老大是个儿子,老二是个闺女,老三呢,又是个小儿子。
尽管我家旁边有座矿山,日子比不少乡下人家要宽裕些,但我还是不满足。我心里老琢磨着,咋样才能过得更好,琢磨着离开村子,去城里体验那灯红酒绿、热热闹闹的日子。
我自己是没办法做到的了,所以我全指望这三个孩子。我会拼尽全力,确保他们都能上学读书。不管家里的情况有多困难,只要孩子们愿意学,我就会一直支持他们,供他们上学。
不过,我家的三个小家伙,有的让我心里乐开花,有的却让我挺头疼。
大儿子从小就喜欢玩,对读书不太上心,成绩总是让我们头疼。结果到了初中毕业,没能考上高中,后来他就去了咱们县城的工厂上班。
在城里打拼了五年时间,他几乎没攒下啥积蓄。才二十多一点,他就领回来一个也是在城里打工的儿媳妇。他们结婚时候的那些酒席、彩礼,全都是我们老两口一手操办的。
早点结婚,早点要孩子,这对好多爸妈来说,真是件乐呵事。他们不用催,也不用逼,儿子就早早地让他们抱上了大孙子,当上了爷爷奶奶。
不过说实话,碰到这种事,我心里并不怎么乐呵。主要是我家老大太不争气了,大儿媳妇一怀孕在家,他居然也从工厂辞了职,跑回咱们镇上修起了家电,说这样能多陪陪家人。
放着好好的稳定工作不做,他偏要去搞那种靠天气吃饭的营生,而且社保还得自己掏腰包。那时候,眼瞅着大儿子这么不争气,加上他大部分日子都得靠我们俩老两口贴补,我心里头真是别提多失落了。
比起大儿子,我们家二丫头和小子真的让我们两口子心里头挺高兴的。
闺女和小子学习都特别棒,闺女考上了省里头的卫校,学成之后就成了名护士。后来啊,她还嫁给了单位里的一个小伙子,那小伙子是省城的专科大夫。他们俩的日子,过得那叫一个美满,舒服得很。
小儿子可不含糊,在我们市里念完了大学,毕业以后先是在城里当了公务员。没过多长时间,就凭借自己的能力,调到隔壁市去当领导了。
然后转过年头,他就在那边定居了,还娶了老婆。
小儿子要成家了,我们基本没怎么费心,就出席了他的婚礼,还给了他两万块的红包,算是改口钱。至于彩礼、房子这些事儿,全都是小儿子一手操办的,没让我们多操心。
小儿子结婚后,他每个月都会固定给我们汇点钱,就当是孝顺我们了,一般都是几百块。小儿媳也特别贴心,老想着给我们添置新衣裳。
尽管不常碰到小儿子两口子,但他们真的让我挺高兴的。特别是小儿子那有本事的样子,让我在村里,在亲戚朋友跟前,特别有光彩。
因为二丫头和小子的出息,让我心里有了底,觉得晚年有了指望。大儿子虽然让我有点失望,但只要有他俩在,我和老伴的老年生活就安心多了。
这些年过去,我和老伴渐渐上了年纪,身体也开始这儿疼那儿痒的。这时我才明白,虽说二闺女和小儿子都挺有出息,但他们并不能给我们多踏实的依靠。相反,很多时候,那个一直守在身边,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大儿子,却成了我们俩最坚强的后盾。
特别是两年前我生了一场大病之后,我才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。
前年夏天,我突然脑梗发作,不小心摔了一跤。虽然脑梗不算严重,但那一摔让我半边身子动不了了,在床上足足躺了四个多月。那时候,我就跟没法自理的老人一样,干啥都得靠别人帮忙。
住院那会儿,三个娃都来了。不过二丫头和小子因为上班,只陪了我两三天晚上。剩下的十多天,都是大儿子和他媳妇,还有我老伴轮流照顾的。
出院后,我回到家,主要还是大儿子在照顾我。我老伴身子骨也不行,没法照应我这个体重有点超标的老爸。
因此,除了吃饭喝水,老伴会把饭菜准备好放在我面前,让我自己悠着点吃,其他的像上厕所、走路、洗澡这些日常,都得靠大儿子帮忙才行。
在床上躺了的那四个多月,闺女和小子也就回来瞧了我三四趟,每次也就待个一两天。说到照顾我,他们其实也没怎么照顾,就是回来瞅瞅我,跟我聊聊天,别的事儿他们也帮不上啥忙。
有时候他们一回来,就会给大儿子两口子添乱,毕竟一来就是两大家子人,害得我大儿媳得忙着买菜做饭招待他们。
尽管他们姐弟俩给我花了不少钱,像医药费、营养费这些大都是他们掏的,可要是说谁最孝顺,我觉得还是大儿子最到位。
他们三兄妹长大成人后,老大跟我最亲近,家里的大事小情几乎都是他在张罗。老二和老三呢,都挺有出息,也给了家里不少钱。但碰到实际问题时,这俩孩子就不见人影了,还是老大靠得住。
我生病那会儿,他们愣是一个个都说工作忙得不可开交,快考核了啥的,根本没人愿意抽点儿空回来好好照料我。最后,还是大儿子担起了这个担子,全权负责照顾我。
而且从来没想过他们的大哥,老觉得大哥干的活儿没他们重要,赚的钱也没他们多。
大儿子为了回来照料我,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。他以前专门修电器和帮人清洗家电,活儿多得一天到晚都忙不完。但因为我需要照顾,他就主动减少了好多工作。
我真的很感谢有这个大儿子陪在身边,他细心照料,让我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恢复得差不多了,现在能够自己走路了。
这一年里,我感受特别深。以前总想着孩子要是有出息,老了就能跟着享福。可谁想到,生了一场大病后,我才突然明白,孩子再有出息,确实能让家里日子过得好点,但说到陪在身边、有个依靠,他们还真不一定做得到。
没想到,那些看起来没啥大本事,老待在身边,偶尔还得靠父母接济的孩子,到头来却成了我们最坚实的依靠。
这几年病后,我特意留意了下周围那些有多个孩子的家庭。发现情况都差不多,那些有出息的孩子,要么跑到离家老远的地方,要么整天忙着赚钱,压根没时间照顾家里的老人。
那些不太往外闯,选择留在爸妈身边的人,往往最后成了他们最坚实的后盾。
说白了,孩子要是争气,往往都像是帮别人培养的;反过来,孩子要是不太争气,留在爸妈身旁,那才算是自己身边的依靠。
这次一病,我算是明白了,以后再也不会说大儿子没出息了,反而觉得有他在身边真是幸运。
有咱家大儿子陪在身边,虽说他在外头没混出个大名堂,挣的钱也不算多,给的孝敬也不咋丰厚,但只要他能一直跟咱一块过日子,有啥风吹草动他能立马出现在咱眼前,咱就觉得这日子真是美得没法说,心里头暖洋洋的,特别知足。
但我可不是说小女儿和小儿子就不孝顺了,只是说和大儿子比起来,他们更多的时候是用钱来表达孝心。可在我们身边这些老人看来,年纪大了,最渴望的还是孩子们的陪伴。在陪伴和照顾老人这方面,他们确实做得还不够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